中法战争是由法国侵略越南引起的胜利船vs红钻,起初是法国人跟越南人打仗胜利船vs红钻,面对法国坚船利炮的进攻,越南军队节节败退,大半国土落入敌手。后来越南求助宗主国清朝,清朝随后派兵加入战争,冯子材利用采取坚固防御阵地待敌,而后转入反攻的作战方针,毙伤法军近千人,缴获了大量枪炮和干粮,取得了清廷与法国开战以来更大的一次胜利。
但这只是一个局部胜利。参加镇南关战斗的法军由“143团共有440人的一个营,111团共337人的一个营、外国人编成队共370人的第二营组成,总数为1137名步兵……将全部的后备兵计算在内,全军总数为2137人及十尊大炮”,这点兵力不仅与冯子材麾下约二万严阵以待的清军相比根本不值一提,而且在北圻的法军中也只是一个很小的数目。
1884年2月,北圻的法军已有7995人。到了镇南关战役前,法军将每个连从200人增加到250人,又增加了10个炮兵连,使得总数达到2万余人,另外还有1万多越南傀儡军队供其驱使。其中光是集中于北宁谅山前线的兵力即有1.2万余人。足见侵越法军的主力并未因镇南关战斗的失利受到多大损失。
镇南关败北的法军一时犹如惊弓之鸟,兵溃百里。但法国陆军部和前线军事当局迅速采取了紧急措施增援前线。半个月之后的1885年4月14日,北圻法军总数猛增到2.5万人,其数量就已大大超过南下追击的清军,大概13000人。
此外,清军也没有继续作战的物资储备,几乎是靠随身枪弹追敌,军事后勤根本无法保证战场的需要。而法军则可以利用越南的内河航道,快速运送物资,以至出现法军从南圻到北圻畅行无阻,而援越清军反而接济维艰,孤立无援的情况。
而另一边的马尾海战,法国舰队在不到一小时内全歼福建水师,随后法国舰队横行海上,就在清军收复谅山后的第二天,孤拔率领法国舰队攻占澎湖岛,建起一个长期围困台湾的据点。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越南战场上法军镇南关受挫后的不利形势。
其实从一开始就决定了战争的走向,清 *** 内部的主和派就没打算长期打下去。镇南关的胜利只是增加了谈判的筹码。这与历史书上说胜利船vs红钻我们胜了签订合约不同。
发表评论